潮汕游神赛会的现实意义,2021年潮汕游神

潮汕游神赛会,多数在农历正月元宵节前后举办。因传统上此时早稻播种完毕,田亩尚未开耕,是播秧前后的一段农闲时间,故选择此时祭祖游神,祈求新一年的福祉平安。今天小编整理了潮汕游神赛会的现实意义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潮汕游神赛会的现实意义

1、尊重民间信仰,传承民俗文化。

游神赛会在潮汕地区历史悠久,保留了中原古文化的风俗,由诸神崇拜而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民间信仰,至今仍备受推崇。人们通过游神赛会,表达内心的良好祝愿以及对和谐幸福的生活的向往的追求。这种对诸神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也集中的反映出潮汕人传统淳朴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折射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通过游神赛会的形式,展示本土信仰风俗,传承民俗文化。潮汕地区游神赛会的形式大同小异,有些地方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风格。如澄海盐灶、潮州桥东卧石村游神赛会的“拖老爷”的习俗,出来巡游的老爷神像被人们摸揪搓打,严重的时候被拖得脚瘸手折;还有“跑老爷”的习俗,如澄海程洋冈村千年宝光丹砂古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寺庙,里面供奉的老爷集中了儒、道、释诸多神佛,老爷巡游请回寺来到山门前,众位扛抬神轿的汉子必须一阵急跑将老爷迎送回位;在潮安磷溪溪口乡盛产甘蔗,村民们就得取材,挑选蔗尾还带着青蔗叶的乌蜡蔗,在尾稍悬挂亮着明灯的小灯笼,游神赛会时人们手执蔗灯,聚焦在游神路线两旁,形成蔗巷,游神穿蔗巷,寄寓国泰民安、甜蜜生活,自成一项民俗特色活动……

2、展示劳动成果,加强乡村社区凝聚力,传递感恩情怀。

潮汕游神赛会多选择在每年的新正开岁,集中在农历正二月举行。这个时期,过去一年劳动成果已经收成,而新一轮农村田地春耕劳节作尚未开始,属于农闲时节。通过组织游神赛会,借用游神的感召力量,摆设丰盛的祭品,神前赛大猪、赛大鹅,表演各种民间技艺,这是农村群众为自己搭建了展示劳动成果,展演技艺水平、展示村风村貌的舞台。游神赛会活动的组织,促成乡村合社人员的通力协作,宗亲们在祠堂神前喜题捐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协作,凝聚人心。游神赛会游神、祭祖,表达了人们酬谢神恩的心愿,也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们学会珍惜美好生活、知恩图报的道理,感恩天地、父母,热爱生活,传递人间温情。

3、拉动节日消费,促进乡村市贸循环,推动人们劳动生产积极性。

游神赛会、营老爷、劳热,这是一年当中乡村最隆重、最热闹的民间节日。参与游神活动、祭拜祖神、宴请宾客,各家各户都需要提前大量采购各种物资,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一些农户,平时圈养家禽家畜,就是专为了等到游神赛会应节销售和自家使用。有需求才有消费,有消费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生产创造的动力。可以说,游神赛会拉动了节日消费,促进农村市场贸易,刺激各种商品特别是农产品产供销,触动最实际、最直接的经济利益,也推动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潮汕游神赛会的历史渊源

潮汕民间祭拜活动主要分为祭祖与拜神两种方式,从活动场景和样式来看,游神赛会融汇了潮汕民众对诸神的崇拜的一项民俗活动。可以说,游神赛会归根到底源于潮汕人民对诸神崇拜的情结。

1、对自然神的崇拜。

潮汕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背山面海,“省尾国角”,潮汕先民是由外迁而来的中原移民及当地的土著居民聚居形成。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潮汕三山国王崇拜》记载:“古代的潮汕地广人稀,自秦、汉特别是唐、宋以来,便有大批汉族移民自中原的河北、河南等地,携儿带女经湖南、江西南下,一支由福建的莆田经闽南到达潮汕东南沿海广阔的平台地带。他们带来了闽南语系,与本地居民融合,形成了操“福佬语”的潮州方言,成为潮汕地区占多数的居民;另一支民系则自南北朝、宋末、明末等多次战乱的大规模移民中,由中原到赣南,经宁化石壁乡,再经梅州辗转到达潮汕西北地带,成为除澄海县外各县山区的客家人。” 。古代的潮汕属于蛮荒边远之地,潮汕先民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学会生存,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对自然界的许多力量日月山川风云雷电缺乏清晰的认识,产生了心理的恐惧和神秘思维,在无能改变或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创造并逐步形成了对自然神的崇拜和敬畏,期盼得到自然神的庇护。如对拥有土地的渴求和热爱,祈求一方水土神明护佑而创造了“土地爷”神,奉为“福德老爷”;为祈愿家庭和睦平安,在自家设置灶王爷(司命公)神位等等。

2、对祖先(祖神)的崇拜。

潮汕先民“由闽入潮”,从中原迁移到潮汕地区,经历颠转流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迁徙的形式基本上是‘举室南迁’,即以姓氏为代表的整个家族集体迁徙” ,到了潮汕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人们认为,祖先的神灵在冥冥之中,能够影响和支配着后代的生老病死、祸福荣衰,因此,时年八节或家族有重要活动以及发生各种不测灾难,都要祈求祖先神灵消灾赐福,由此产生了对祖先神明的崇拜。在潮汕乡村,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祖神崇拜力量的感召下,祠堂成为了凝聚全村民众的活动领地,往往成为各村游神赛会的神厂布置场地和巡游中转站点。

3、氏族图腾

人类远古的祖先确信人与某种动物或植物有相通之处,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如果他们觉得某种动物或植物帮助了他们,他们就会把它当作氏族的祖先或保护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祖源根基之地。畲族的盘瓠狗种传说就与图腾信仰有关。

4、人为神化的“人造神”

潮汕人勤劳、朴实,他们将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祝福寄托在对诸神的崇拜上,由于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于是,便人为的创造了品种多样的神,以求得到更多的护佑。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折服和感叹于那些为国为民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或地方名人等真实人物的功绩和德行,将他们进行神化,塑像建庙,敬若神明,如三山国王神、关帝、妈祖、潮州青龙庙的安济圣王等都是潮汕地区备受人们景仰信赖的神灵;还有一批神本身就已经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多是法力高强能够驱恶扬善、急公好义、有求能感、造福一方的神话人物,如玄天大帝、风雨圣者、火爷神、孙大圣、吕纯阳等等,广为传播,他们的庙宇常年香火不断,吸引善男善女各方信众前来祭拜。

游神赛会的影响

也正因为这种游神赛会的活动,几千年来的传承发展,当我们从这些活动中剥离去迷信愚味的部分,你会惊奇地发现众优秀的民俗文化就在其中,有不少项目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仅2006年6月国务院确定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潮汕各种在游神赛会得到了传承发展而展示的潮州音乐、潮剧、英歌、潮州铁技木偶戏、潮绣、潮州木雕、广东剪纸等均列其中。

游神的来历:

传说有一个外出经商的人,在临走前带着牲礼去神庙拜神并求得一吉签,结果亏本而归,也是他将神像推倒,并用绳子套着在地上拖行,结果他再出握没门经商却是盈利而归,于是人们便纷纷效法,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

游神的民俗文化

●粤东潮汕

游神在潮汕地区又称“游神赛会”、“迎老爷”,这是一种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民俗活动,“营”为潮州方言用词,有“回绕”和“畛域”的意思,具有净土驱邪、保境平安、祈求丰登的民俗意义。每年春节期间,按时间顺序,各村镇轮流举行民间游神活动,场面热闹非凡,祈祷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神灵的庇佑。

潮汕各乡各里的游神赛会活动,洋洋洒洒,场面热烈,活动内容丰富。潮州旧志在记述游神赛会时称:“乡民敛金祭神,群饮于庙,分胙而归。”在岁时节日、游神赛会中,人民群众为营造节日氛围,增添欢乐气氛,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拿出拿手把戏,展示绝活。游神结束后,乡里摆全馔席,做各式美食,供众乡民享用,还要分点祭品让乡民带回去,以“纳福”,剩下部分则公开招标、拍卖,叫“标神福”。

●粤西茂湛

游神在粤西地区又称“游老爷”、“游菩萨”,或称“年例”。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春期间)举办的群体大型祭祀活动。年例礼俗以敬神、游神、摆宗台(做醮亦称摆醮)、祭礼为核心,并伴以各种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和宴请亲朋好友,而开展的群体祭祀活动;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灵、祖先的恩德,驱邪消灾,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粤中珠三角

珠三角地区又称“菩萨行乡”,众人抬神像巡游,绕村一周,接受祈福。据介绍,抬神像的必须是当年结婚新郎哥,寓意喜庆吉祥,通过巡游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福建福州

游神在福建福州又称“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十五元宵夜,游神迎神活动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