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为啥时迁带头,潮汕英歌舞的意义

英歌舞,这是一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传统舞蹈表演艺术,那么你知道潮汕英歌舞为什么是时迁带头吗?今天小编整理了潮汕英歌舞为什么时迁带头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潮汕英歌舞为什么时迁带头

水浒里,时迁是探子,探路作用。体现在英歌舞中,行或止,一哨子。据说,领舞者时迁,手中舞蛇用以指挥,其实这蛇就是古傩礼中祭祀者所持的茅苇长鞭,用途是鸣鞭驱鬼。舞蛇开路,功用正与鸣鞭同。

时迁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鼓上蚤,高唐州人氏,出身盗贼,在与杨雄、石秀投奔梁山途中,因偷鸡被祝家庄活捉,引出梁山三打祝家庄。他曾到东京盗取雁翎金圈甲,赚取徐宁上梁山,并在梁山攻破大名府、曾头市的战役中立下大功。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一百零七位,上应“地贼星”,担任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征方腊后病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英歌舞历史溯源

关于英歌舞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从祭孔的仪式中得到启发:有人说是受戏曲舞台上所演的梁山泊好汉的故事影响,从舞台搬向广场,从少数演员的舞台演出化成群体性的广场表演;也有人认为是受农村游神赛会传统节日摆花灯屏或纱灯屏和赛桌等的启发而演变来的,甚至还有外江戏说、少林寺说。但相比较而言,“及时雨”说、秧歌说和傩舞说这三种说法较为合理。

及时雨说

明清初绍兴名士张岱《陶庵梦忆》书中“及时雨”一节,说:“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余中扮水浒……三十六人,个个呵话,臻臻至至,人马称女足而行。……”从中看出,这是一种包含舞蹈成份的化装游行活动。求雨为什么要扮水浒,张岳说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的绰号“及时雨”。

秧歌说

即指英歌舞由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的历史“柳林秧歌”脱胎而来。因为潮汕英歌与上述两类“秧歌”,从舞蹈语汇所体现的内容、舞蹈阵势的表现形式及其舞蹈表演的程序,都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说英歌舞是由山东逐步经安徽(安徽形成了打花鼓形式)再经福建莆田一带传入潮阳的。莆田一带建国后仍有唱英歌,这已被证实。

傩舞说

英歌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的隗芾教授曾说:“英歌是英雄的赞歌之意,与内容正好相得益彰,但仅把英歌舞追潮为表演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是不够的。其实这是流,而不是源。因为水浒故事至今不过五六百年,而从英歌舞所反映的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上看,它正是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

隗教授认为,英歌舞崇拜田元帅,这是青蛙图腾崇拜的遗存,与水浒英雄故事毫不相关;英歌舞中除几位主角被赋子水浒英雄名字外,大部分无名,脸谱是鬼脸,多显凶煞之气,可见其主要为驱鬼逐疫之用;它主要在农村中表演,至今仍被邀入家中,各个角落跳一遍,直接目的是驱除恶疫病疬之鬼,祈求平安;引舞者现在的身份是时迁,手中舞蛇用以指挥,其实这蛇就是古傩礼中祭祀者所持的茅苇长鞭,用途是鸣鞭驱鬼。舞蛇开路,功用正与鸣鞭同。

现代英歌舞中的时迁,脸谱为黑白鬼面,并不按戏剧中的三花脸画谱。英歌舞演员有的在衣背后画交叉的双剑,这也是古傩礼中用桃木剑驱鬼的遗存;英歌舞演员配合的动作发出各种声音,有时是尖叫,这是仿鬼叫的遗存;英歌舞后棚队中有一对戴面具的老人,称“伯公伯妈”。这正是傩礼中傩公傩母的遗存。

英歌舞的音乐特点

打击乐演奏是英歌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采用1个大鼓、4个行锣、1个钦、2个钹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时只敲奏出“咚咚咚,隆咚咚”这一种锣鼓点,保持匀速,反复循环敲击,直至表演完毕再收点。伴奏乐队根据表演者的动作、队形和表演中的情绪、气氛,可中间短暂地加快节奏,或增强、减弱伴奏音量。舞蹈者每变换一个动作前,有一个八拍的咳喝声,前四拍由头随和二随领喊,后四拍由舞蹈者一齐喊。不同的英歌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打击乐器,它的音乐结构多为方整性的,音乐气势刚强有力,与舞蹈律动的刚健、威武风格相统一。音乐风格与舞蹈风格、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完全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