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要吃五色糯米饭,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活动

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三月三为什么要吃五色糯米饭,希望你喜欢。

三月三为什么要吃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又称乌饭、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是布依族、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

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这一习俗沿袭久远,清代《武缘县图经》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

他们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或黄栀子、枫叶、红蓝,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四月初八,早稻已插完返青,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

五色糯米饭的做法

食材

糯米2000g

红蓝草(红色)500g

干黄花(黄色)500g

红蓝草(紫色)500g

枫叶(黑色)500g

方法/步骤

红兰草红叶做红色糯米饭,把红饭叶切成段,锅中加水,放入红饭叶烧开煮出颜色,得到了红色染料的汁液,晾凉以后400克糯米浸泡一夜。

紫色糯米饭也是用红蓝草叶子做的。红染料、紫染料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同的红蓝草(壮语叫gogyaemq)经水煮而成。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色。

黄色糯米饭是用黄花汁来做的。将黄花汁煮沸,或将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黄澄色的染料液,可得黄色的糯米(可直接蒸,不用浸泡)也可以把黄姜拍碎,洗干净放清锅里加水煮出颜色。过滤出汁,400克浸泡糯米一夜。

黑色糯米饭是枫叶做的。采摘新鲜的枫叶捣碎,然后风干,用清水泡一夜过滤之后得到的汁液,把风叶的汁液放入锅里烧开。然后倒出来,再把锅烧热把汁液倒进去,反复几次。用铁锅的效果比较好,把晾凉以后放入400克糯米轻泡一夜。

白糯米用水浸泡一夜。

把五种颜色的糯米浸泡一夜,以后捞出空15分钟左右,沥水分,然后拌入少许油,分别把五种颜色的糯米。放入蒸屉布摆好造型,烧开后蒸一个小时左右即可。

一般枫叶水煮到75度左右就可以关火过滤枫叶。这样水再过滤之后温度也到70度上下,可以直接泡糯米了。一般泡两个小时,如果两个小时之后发现糯米没有预想的黑,请把枫叶水过滤出来再煮一次,煮到四五十煮左右再回去泡即可。市场上一把大概能做一斤黑米。按这个量来做黑米饭颜色就不会有偏差。

这样做出来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醇正平和、且有微甘,真是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用天然植物染成的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的意义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壮家人常常以糯米饭的颜色是否鲜艳,味道是否香甜来评定女主人是否是真正的巧妇。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天还没亮,各家的主妇们遍纷纷起床,把泡好的五色糯米放入蒸笼里用文火蒸煮。早晨,孩子们个个拿着彩色的糯米团边走边吃,比谁家的饭更黑、更黄、更紫、更香。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三月三吃什么传统食物

1、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又称“乌饭”。做法:将糯米洗好浸泡。虾米洗净后用热水泡,虾米水留用。猪里脊肉切成条,竹笋、红萝卜、香菇切成丁块状;把糯米放入电锅内煮。倒入40克油,油热后,先炒猪肉,炒至肉变色,再加入香菇、红萝卜、竹笋等同炒,最后放花生米及虾米混合拌炒。在高汤中加上虾米水120克,再加上酱油、砂糖、料酒等佐料,放在火上煮20分钟左右。把已煮好的各种主料及调料淋在热腾腾的糯米饭上,混合搅拌后,再焖一会儿即可食用。

2、艾叶糍粑

艾叶糍粑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口感香甜,各地因民族不同而各有差异。做法:鲜艾叶剁碎,与糯米粉、粘米粉、砂糖一起揉搓成粉团。芝麻花生炒香后与红砂糖一起打碎成粉状。将粉团分成等量的剂子,擀成圆形,包上馅料后揉成圆球状,再用模子压型。将做好的糍耙底部垫上香蕉叶后,上蒸笼大火蒸15分钟。

3、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

4、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5、鸡屎藤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6、荠菜煮鸡蛋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