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春节过年忌讳有哪些,北方人过年一定会准备什么食物

北方人春节过年忌讳有哪些

年三十也叫除夕,除夕夜要守岁,所以忌讳睡觉太早。而且从除夕开始,所有人见面要互相拜年说吉利话,忌讳说粗话脏话。

自过年三十起,就忌讳打破家中的各种日常用具,如碗、碟、杯、盘等等。如果万一孩子不小心打破,家长赶紧说岁岁平安之吉利语音,据说就能化解不吉。

家里的水缸忌讳空着,并且三十这天要把大小水缸把水挑滿,因为初一上午忌讳上井打水,据说是怕惊扰了水神。

以前用油灯照明时,也都是提前把各种用油的灯加滿备用,尤其是不能倒洒了油,也忌讳这些,说是洒了油新的一年会倒霉。

年初一凌晨忌讳催人起床,一般都是每个人听到动静后自己抓紧起床。

年三十晚上至初一早上太阳升起之前,忌讳扫屋地。

初五之前也忌讳做针线活,尤其是忌讳用剪刀。

并且在太阳升起之前,不允许打开家里各种家具的柜门。说是怕跑财。

早上拜年时,如果对方还没有起床,视为不吉。所以说辈份大的人更要早早起来,以迎接晩辈们的拜年与祝福。

年初一早上必须要吃饺子,忌讳喝稀粥。因为喝稀饭代表受贫穷。

还有年三十甚至是初五之前不能殡葬,所有遇到这些的家庭,都是采取不吭声先把人放起来,等过完年后再办理丧事的。

还有已经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过年,所以一般都是结婚后在婆家过年。然后选定初五之前的一天再与丈夫回娘家也叫回门。并且一定要与丈夫一块回娘家。

正月初五人们常说的叫破五,也是必须早上要吃饺子的,并且是这天要多放鞭炮叫崩穷,据说是能把穷崩走,所以说谁家放的炮多,谁家就不会受穷。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因为只有有钱的人才舍得买好多炮,当然放的炮多。

北方过年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习俗?

北方过年要准备春联,大红灯笼,压岁钱红包、大肉,新衣服,新鲜水果和蔬菜。

北方的习俗比南方还多,比如包饺子,而且要贴窗花,各种的花纹,寓意来年吉祥,包括一些本命年的穿戴及讲究,多不胜数。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过年吃年糕、水饺、汤圆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因其谐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再加上有着多种多样的口味,特别受杭嘉湖一带市民的欢迎,市场空间很大。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春节的传统食物。而过年吃水饺,则是受到了北方过年习俗的影响,但和面、剁馅、擀皮等复杂程序却让人望而却步,因此速冻水饺成了超市一个大卖点。

北方过年的习俗或许是要讲究一些,虽然已经告别了在坑头上打哈哈的年代,但传统似乎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改良。家里的女人在这段时间总是最忙的,由其是年三十,早起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准备年货,鸡下锅,肉剁馅,鱼去鳞,虾剥皮,菜切片,面和团,一切有规有矩,轻车熟路。北方各家几乎都是“大户”,大的不在财,而是人,所以过起年来,吃饭也成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找不到那么大的桌来容纳十几口的人。于是家里的女人又要做些许的牺牲――等待第二拨的饭局。桌上大战后的战场,最终也是要落在这批“后进部队”前来打扫。而年饭总是要吃的比平时早的,因为还要给胃留点空间去塞满大年初一的第一餐――饺子。无疑,这顿美味也是要由家里的贤妻良母来主持的。这并非是男尊女卑的传统,只是成了种形式,没人会为此抱怨。

除夕这天的重头戏,就是晚8点全家会掐着时间盼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可是5个小时过去了,人们便又要絮絮叨叨的数落一番,这似乎也成了惯例,总是对这样安排下的喜庆提出点意见。我倒也不保持缄默,毕竟是关了自家的大门,躲在家里的说说闲话,谈不上什么雅与俗,也不必担心有什么会走露风声的秘密。

年这15天的头,也就真是重在这么一天了,大年初一的街道也只是冷清。不善于熬夜的北方人,在这天总是会感到特别疲倦。因此在聚会的过程中,卧倒的人数也会比往常多出几倍。当然这样的礼遇只属于男人与孩子们。女人还要象昨天一样,将熟悉的套路再重新演练一遍,这天也就算是过去了。

大年初二,这时也冒了个尖,差不多是该休息了,而再睁眼的时候,又要换一家串门子去了。

北方过年吃什么食物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东北地区过年虽然少有新年特色,但餐桌上还是要要求鸡、鱼、猪肉俱全的。而其中s猪菜也成了过年大菜。 是以冻好的肥猪肉是主要原料,加上酸菜、血肠一起炖,大年三十的晚上热腾腾的一上桌,又香又暖和!如今,东北人过年早已不拘泥在家里做饭,更不局限于只吃东北菜,但对年菜的要求上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大鱼大肉管够”的豪放作风。

猪肉炖粉条:粉条也都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盛一碗米饭,把猪肉炖粉条连汤带水扒拉到碗里,大伙围在一起,吃吧!生活是如此热烈而美好。 东北人对年饭的要求很高,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少了任何一件,那就不“地道”、不“东北”了!小鸡炖蘑菇、大烩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酱骨头,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

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必须有一道菜——鱼,而且必须是鲤鱼,最初是用来祭神,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尽管现在很多人过年会上馆子吃饭,但大部分东北人还是喜欢在家吃。全家十几口子团聚在一起。 在东北,过年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晚上8时许就开始入席,这顿饭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还有猪蹄(财源广进)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即可。

北方农村过年习俗和禁忌

1、过小年

北方过小年也叫灶王节,在这条要祭祀灶王,送灶王爷爷上天,中国民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故民间对这位居家之神,平日态度很虔诚,也很尊重。这也意味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2、除尘扫旧

除尘扫旧,也就是打扫室内外的尘埃,民间有”腊月二十四,除尘扫房子“把家里的里里外外,家具家电,衣服等打扫、清洗的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春节。扫尘也意味着这一年的霉运统统扫出去了,也表明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因为有说法会把“扫把星”引来,不吉利。

3、杀年猪

民间有谚语“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在年前杀猪,可以吃到健康新鲜的猪肉,被人们称为“年肉”,也是人们准备过年肉的最佳时期。

4、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七,民间有宰鸡赶大集的习俗,北方每家每户都会宰杀自家的土鸡来吃,还有赶集、采购等,与平日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这一天,北方集市非常热闹。寓意大吉大利。

5、除夕守岁,放鞭炮

除夕那一天是中国人重要的日子,在那一天要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0点的时候还有放鞭炮,寓意驱魔辟邪,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交替着辞旧迎新的乐章。

6、大年初一过年禁忌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大年初一不回娘家,所以为了娘家婆家双方家庭的和谐,但后来演变成了一种忌讳,不过这种陈旧思想,现在已经逐渐废除掉了,不管去哪里过年,都会很高兴。大年初一不能洗头,这是佛教传下来的,初一十五不洗头。因为过年的时候鞭炮放的多,经常会弄的灰头土脑,也是为了图个好彩头,所以不能洗头。

至此,关于北方农村过年习俗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过年是中国人重要的节日,只有热闹才能看到浓浓的年味。 

南北方春节习俗有什么不同

小年的习俗:祭灶,扫尘

南北方差异:北方腊月二十三 南方腊月二十四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无论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人们都要开始扫尘,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彻底地进行大扫除,做到窗明几净,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也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除夕习俗:年夜饭,守岁

南北方差异:北方守岁 南方围炉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过年夜饭,看春晚,到了晚上十二点,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除夕当天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能说晦气语。家里那天晚上一般都不关灯。

年初一

初一习俗·:开门放炮,拜年

南北方差异:北方吃饺子 南方做年糕

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鞭炮,叫“开门炮仗",预示新的的一年里顺顺利利,红红火火。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会给晚辈红包。大年初一拜年只拜自家人,是不能去别人家拜年的,会不吉利。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喜新年,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此外,年初一是不可以扫地的,扫地也只能往屋里扫,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汤圆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

年初二

初二习俗:回娘家

南北方差异:北方吃面 南方吃开年饭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初五

初五习俗:剁小人,迎财神

南北方差异:北方放鞭炮 南方派利是

俗称破五,要迎财神,“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在北方一些地区的商家初五后店铺开张要放鞭炮,称为“鬼崩祟”,崩走往日的晦气。而在南方,初五做生意的人要拜神开铺,大派开工利是给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