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明倒春寒怎么办,清明前后倒春寒

初春气候多变,特别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气候现象,这种气候不仅是对人的身体,还是农事活动,都是弊大于利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4清明倒春寒怎么办,供大家参考!

2024清明倒春寒怎么办

一、清明倒春寒灾前预防

1、适当推迟蔬菜播种育苗。

2、提早做好防寒保温准备(保温用棚膜、草帘和无纺布、电加温线、白炽灯等增温保温补光材料。

3、及时疏通沟渠,避免田间积水。

4、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5、根据天气预报,倒春寒危害严重的,要准备种子、化肥、农药等救灾物资。

二、清明倒春寒灾时救助

1、育苗棚内苗床铺设电加热线,并接通电源进行增温育苗;采用大棚膜、小拱棚膜等覆盖保温。

2、如果降雨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渍害。

三、清明倒春寒灾后补救

1、抓紧清理沟渠,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2、倒春寒过后抢“冷尾暖头”抓紧播种育苗或大田移栽。

3、对受灾严重田块,要及时进行补播或改种其他作物,尤其是育苗棚内烂种、烂芽严重的要抓紧补播或改播。

4、及时追施一次薄肥,或喷施磷酸二氢钾、动力_等叶面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5、及时清洁田园,加强病害防治,避免病害加重和蔓延。

6、加强日常管理,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发育

清明节含义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是寒食节吗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并受其影响,因此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功能不同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日前后。寒食是一个民俗节日,起源於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两者一是农耕节气,一是典故民俗,本是两码事;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清明和寒食的关系演变

一是毫无关联阶段。隋唐之前,“清明节”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二是相互交融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

第三,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称谓成为主流说法。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年节节期的习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