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发生在几月份,倒春寒发生在什么时候

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倒春寒发生在几月份,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倒春寒发生在几月份

倒春寒一般发生在2月末3月初。倒春寒,指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它主要是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频繁侵入,或常在冷性反气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等原因所造成的。

如果后春的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则认为是严重的倒春寒天气,可以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特别是前期气温比常年偏高而后期气温偏低的倒春寒,其危害更加严重。简单来说意思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因而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

倒春寒注意事项

俗话说寒从脚生,因为脚部的脂肪比较少,保暖性会比较差,所以在此期间尽量不要穿单鞋,而且洗澡之后也不要穿凉拖。再加上脚底有很多穴位都与身体的内脏相对应,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发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因此大家在倒春寒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脚底的保暖工作。

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适合锻炼的季节。在倒春寒的时候大家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柔和的运动,比如慢跑,踏青,快走等。但是大家尽量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因为在出汗过多的情况下,就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而引发风寒性感冒。

在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后很多人为了保暖就会习惯性的将门窗关的紧紧的,如果不注意房间的通风就会滋生细菌,这样更容易生病,所以大家一定要经常的开窗透气。

倒春寒的时候很容易引发伤寒感冒,建议大家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大葱,生姜,大蒜等,能够起到祛除风寒的作用。

倒春寒主要危害

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在农业生产上,倒春寒其实仍属春季低温阴雨范畴。因为在出现时间上偏晚,危害性更大,因此农业上将其区别对待。这是因为,早春农作物播种都是分期分批进行的,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仅危害和影响一部分春播春种作物,且早春低温阴雨多数是在春播作物的针芽期、大多数果树还未进入开花授粉期,其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亦较强。而一旦过了"春分"尤其是清明节之后,气温明显上升,春播春种已春雪全面铺开,各类作物生机勃勃,秧苗进入断乳期,多数果树陆续进入开花授花期,抗御低温阴雨能力大为减弱,若这时出现倒春寒天气,就面临大面积烂秧、死苗和果树开花座果率低之灾,其它春种作物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另外,天气突变会引起地球磁场的改变,诱发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可能发生血压突然升高、脑梗塞、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国外一项试验表明,让一组63~70岁的老人在室温为6℃的人工气候室里静坐看电视或看书,两小时后,老年人血压普遍升高了25毫米汞柱左右。而在同样条件下,青年人血压的变化很小。这说明低温容易使老年人的血管收缩。

早春时节,一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子。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容易流行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资料表明,在冬春交替的季节,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倒春寒的养生方法

春捂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要以为气温暂时升高就可以马上脱掉冬装,昼夜温差大,早晚更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

对于那些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一旦有长期胃痛、胸闷、头疼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

让孩子加大在阳光下的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合理膳食,增加机体免疫力。被褥、衣服要勤晒,室内经常通风除尘,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常言道,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正确的泡脚方法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养生防病的功效。

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荐六种倒春寒养生食物

现代科学证明,大蒜里含有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质;洋葱里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的功能,其中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能促使血凝块溶解的作用。

芹菜含有挥发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压、镇静、健胃、利尿等作用。而且芹菜中水分含量占95%,一棵芹菜大约含有4到5卡路里的热量。但是人咀嚼它需要4到5卡路里的热量,进入肠胃中又需要大约5卡路里的热量。这样消化芹菜所需的热量超过芹菜本身提供给人体的热量。

“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中医研究发现,这些苦味物质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凉拌、炒还是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除了苦瓜,还有其他苦味食物也有不错的“去火”功效,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芥兰、等,同样能清热解暑。

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草莓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癌肿的生长。每百克草莓含维生素C50-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

西红柿尽管一年四季都可见,但西红柿在夏季最多,最甜,营养也最丰富。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西红柿因为富含番茄红素,对提升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非常的有帮助,建议可以多食用。

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姜酮等挥发油,以及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粗纤维素及钙、铁、磷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