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青团起源于什么朝代,清明节风俗吃青团的由来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主要是将艾草捣成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豆沙或者莲蓉馅,然后上锅蒸熟。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吃青团起源于什么朝代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吃青团起源于什么朝代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关,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在此期间不能生火,只能提前准备好冷食,青团就是其中一种实用的食物,易于保存不会短时间内坏掉。它的外观大部分是圆形的,象征一家团圆,也代表着希望和生命,古时候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用它祭祀完祖先,意味着告别过去,过上全新的日子。

这是一种节日的特有食物,既可以和家人一起吃,也适合用来祭祖,是很受欢迎的供品,在南方地区比较流行。家家户户通常会在节日的前几天就开始制作,以糯米为原料,有圆圆形状的,也有饺子形状的,咸甜口味兼备,甜的以豆沙馅为主,咸的可以用炒熟的青菜做内陷,讲究的人们还会用模具压花,成品后很美观,再用艾叶包裹起来,味道特别香。

清明吃青团有什么寓意

1、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纪念先人、团圆的意思。

2、清明节吃青团在南方比较常见,而吃青团就像它的名字一般,寓意着团圆,也是为了纪念先人,表示对其的思念之情。

3、另外,青团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丰富的糕点,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淀粉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能够补充人体营养,提高免疫力。

清明节不能做什么?

1、忌买鞋

鞋与邪同音,所以在清明节这种阴气重的祭祀节日期间,是不宜买鞋的,若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如果有些朋友不慎在清明期间买鞋了,需用红纸把鞋子包好,放在门口一晚,然后清早将红纸烧掉即可。

2、扫墓前忌进食

扫墓当日一般都是一早过去,不宜进食,如果距离较远身体扛不住,也只能吃点素食,以表示对先人的尊敬。

3、忌在墓地拍照

清明节扫墓大多都是为了祭祀祖宗,是需要抱有敬意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千万不可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拍照,否则会招引来不好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导致自身的阴阳失衡,损害个人的运势,严重的话还会失去先祖的庇护。

4、扫墓时忌嬉闹怒骂

清明扫墓一般都是一家人一起去,带着孩子也实属正常。但扫墓毕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万万不可嬉闹的。不论是扫墓中还是扫墓后,都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打闹嬉笑,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的行为,可能会招致报复。

5、忌对先人品头论足

清明扫墓的时候,不论是路过他人坟墓还是先祖的坟墓,都应给予尊重,并谨慎脚下。切勿随便踩踏他人墓地或墓地里的花草,或对自己或者他人的坟墓主人(先祖)品头论足,否则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东西,惹一身麻烦回家。

清明三侯是哪三侯?

1、一侯桐始华

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

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或许,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

2、二候田鼠化为鹌

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可见,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

3、三候虹始见

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

清明节的由来

据说,清明节的由来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饥渴难耐,随臣介子推行至僻静处,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熬汤于公子食用,助公子重耳度过了一劫。

十九年后,公子重耳即位,重赏了与伴他流亡的一众功臣,却唯独遗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而介子推却打点好行装,决意隐居绵山之中。

晋文公重耳闻之,亲自带人去深山中请介子推,然山高路险,遍寻未着。此时,有人献计火烧绵山,逼介子推出山,然大火烧烬,却始终未见介子推的影子。

待山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老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的尸体,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在装殓介子推时,从树洞中发现—纸血书,上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此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却惊奇地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于是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