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什么讲究和习俗,春节有何讲究

春节有什么讲究

三十和初一要吃团圆饭

能回家的都要回家,不能回家的孩子,家人也会留出碗筷,很多地方女儿结婚不回娘家过年,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也有了变化,很多是双方父母围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过年的。

早上非常忌讳催人起床

春节期间,睡觉睡到自然醒。因为,在古人看来,如果春节催别人起床,那么就会表示:他一年都要别人催着才能做事!当然,如果别人在睡觉,你是不能过去拜年的,因为这会让对方一年都在病床上。

不许坐家中最高贵的座位

我们这里讲究过年祖宗要回家过年,最尊贵的座位留给他们,三十和初一要留着,很多家庭还会摆上贡品,专门让祖宗享用,当然这种情况,家人都会避开那些座位了。

忌讳倒污水垃圾扫地等

这一点,重点是指大年初一不能做。在古人看来,污水、垃圾等,都可能蕴含家里的财气,所以如果扫地或倒掉这些垃圾,就可能把家里财气倒掉!当然,五天不做这些事不可能,所以尽量大年初一别做。

冰箱米缸为空不吉

我们在过年的整个期间,冰箱和米缸不可空空如也,需要随时补满,因为这两样物品与我们的衣食紧密相关,补满这两样则象征家中来年必能衣食无忧,钱财满满。另外家中如果有坏掉的锅碗瓢盆,建议可以一并换新,否则会影响到来年的财运,而且也容易破财。

床不能乱动

卧室的床是我们平时睡觉休息的地方,也是我们藏气纳财的位置所在。如果摆放的不好或着随意的移动,轻则会使我们睡不安稳,诸事不顺,重的话还会影响到夫妻的感情以及家人的健康。尤其是孕妇的床,是万万不可动的。因为胎儿在肚子里也是有感觉的,如果察觉到自己身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会很容易导致不安,从而发生胎动。

春节的寓意

一、贴春联,贴门神

春联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门神则有辟邪之用,这都是要在除夕贴好的,门上红彤彤的春联,崭新的门神,都向人们昭示着:过年啦!

二、祭祖:

古人非常重视过年祭祖这一习俗。虽因各地习俗不同,祭祖形式各异,但都表示着后辈儿孙节日之际不忘先人,对先人的追思,并祈求得到祖先的庇佑,一年里顺利吉祥。

祭祖的地方,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去祖坟祭拜,还有的是到宗祠拜祖,但为了祭拜的方便,很多人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每顿饭前先请先人们用过之后,一家人再开始用餐。

三、除夕守岁

一家人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除旧迎新之际,人们要许下自己的新年愿望,也要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收获。这个时候,是一家人乐享天伦之时,也是展望未来之际。所以,在外的人们,都要在除夕夜之前赶到家,和家人一起团聚。

四、生旺火

除夕守岁时,屋外点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有的地方,把点燃旺火的举动,称为“发旺火”,意指旺火一点,新的一年兴旺发达。

五、吃年夜饭

传统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北方人的饺子、南方人的馄饨是必备的,取其形状如同元宝,寓意来年财源滚滚。“鱼”谐音“余”,也是年饭桌上年年有余的吉祥菜品。

六、接神

腊月二十三诸神上天向玉帝汇报完工作后,要在除夕夜返回人间,所以家家户户在子夜过后,就开始迎接神灵返回,用此起彼伏的爆竹,指引着方向,请神仙到自己家中,为家人降福。

春节起源

春节的来历,、,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中国人民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剪窗花

剪不断的心绪——期盼

剪贴窗花是众多年俗中的一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将节日装点得喜气洋洋。

写春联

写不尽的幸福——美好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每逢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几千年来,从毛笔书写到彩纸印刷,春联的形式不断演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年味是中国人骨子里永远的珍藏。

扫尘

挥不尽的尘往——迎新

春节前的大扫除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去除晦气,迎接喜气的一种方式。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压岁钱

道不尽的希望——多福

旧时,祭祀完祖先,举行完迎接诸神的典仪后,阖家要一起“辞年”,小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长辈长寿、大福、大顺,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即“压岁钱”,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其寄予了长辈对孩子们成长的美好祝福,希望他们健康成长。

祭祖

祈不完的愿望——平安

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的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祭祖一般在大年三十,百姓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前往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祭品,点香烛,以供后辈祭拜。

春节的由来

正月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

说法一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说法二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