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起源和演变,春节的起源和演变对现代生活有什么意义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起源和演变,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春节的起源和演变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的起源和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在古代的阴历新年称为“元旦”,这一称呼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颛顼的传说。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夏历正月在孟春,即农历一月;商历正月在季冬,即农历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建子月,即农历十一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孟冬,即农历十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在此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尽管也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但总体上一直使用夏历。所以,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也称为“夏历”。

在春节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例如,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舞龙舞狮、拜年等传统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在现代,春节已经成为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的庆祝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但不变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1、办年货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3、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4、割年肉

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5、贴年红(挥春)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1、腊味

腊肉、腊肠、腊鱼是南方一些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春节美食。麻辣的川味腊肠、微甜的广式香肠、色彩红亮的湘西腊肉、金华火腿都是很受欢迎的民间传统美食。

2、饺子

饺子是北方人过年必吃的食品,因其形似元宝,被人们赋予“招财进宝”的寓意,人们还把寓意吉祥的硬币、糖果、红枣、花生等包在馅里面。吃到硬币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果表示来年生活更甜美,吃到花生则寓意健康长寿。

3、汤圆

南方过年的标配是汤圆。上海、江苏等地正月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4、年糕

软糯又富有韧劲的年糕也是南方过春节必备的食品。年糕除了好吃外,春节吃年糕还在于其好彩头,糕同“高”,寓意我们的日子年年高升。

5、春饼

春饼又称春卷,是用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吃春饼讲究包着菜一起吃,从头吃到尾,意为“有头有尾”,代表吉利的意思。

6、萝卜糕

萝卜糕是闽、粤地区的传统小吃,闽南、潮汕叫“菜头粿”。年菜里带有“糕”的菜品,都被寄予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春节吃这些菜意在讨个好彩头。

7、粘豆包

粘豆包又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做的一种食品。粘豆包一般是用黄米面做成的红豆、绿豆或豇豆馅的糕点,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吃的一种粘食。

8、长面

长面,也叫长寿面,福建闽南地区过年吃它,寓意“年年长久”。

9、馄饨

馄饨形式元宝,过年包馄饨很有讲究,要捏住馄饨皮的两角往里包,意为“兜财”。过年吃馄饨汤是祈盼来年财源如汤水一样滚滚而来。

10、糖瓜

糖瓜其实是用小米和麦芽糖熬制而成的一种祭灶食品。用它祭灶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在玉帝面前讲坏话。

11、粽子

广西人把粽子当做一种吉祥物,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年年粽年年中,图的是一种吉利。

12、发面蒸馒头

江苏部分地区在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蒸几锅面食,发面、蒸面食取意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讨个好彩头。

13、发芽豆和黄豆芽

上海人的年夜饭桌上必定少不了发芽菜和黄豆芽,这两道菜象征升和发,寓意吉祥。

14、花糕

山东阳谷过春节,按照习俗,每家每户都要蒸花糕。面发好后,人们把面擀成小饼,再用长条形的面包上红枣,做成一个枣塔,寄意来年生活蒸蒸日上。

15、糍粑

湘西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腊月末,土家人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糍粑在晾晒时每个上面都会点上一点图案然红色燃料,看起来更喜庆,年味也更浓。做好的糍粑晾干后便收藏起来,春节拿出来送礼或煎成两面金黄食用。

春节的传说--争花治天下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