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雨水的象征,24节气的雨水代表什么

雨水的象征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代表冬季干燥少雨的天气已经结束。从雨水节气开始,天气逐渐变暖,下雨天慢慢增多。不过,雨水节气正值冬春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乍暖还寒,是感冒高发期,应注意防护,适当“春捂”。天文学规定,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黄经330度时为雨水,时间在每年公历的2月18日、19日或20日。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这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下着滋润着万物。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的时候,雨就下起来了。一个“好”字,不但赞美“雨”,同时也赞美那些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及时雨的人。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欢这样的“好雨”。

雨水节气的民间习俗

1、占稻色

“占稻色”是华南地区盛行的一种习俗,是通过爆炒稻米来预测今年的稻米品质。品质好就代表产量高,品质差就代表产量低。品质的高低,取决于它能开出多少糯米。更多的白色糯米从里面冒了出来。“花”的发音和“发”是一样的。有预兆要发家致富。在一些地区,客家人还会用爆米花来祭拜神官、土地社官,祈求天地和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回娘家

在民间,有个习俗,就是在雨水的时候,新娘要把礼物送到娘家去看望她的父母。有了孩子的女人,要带着罐子里的肉汤(用沙锅煮的猪蹄、雪山大豆、海带,罐口用红纸和红绳封好)、椅子,以答谢父母对她们的养育。而那些已经很久没有怀孕的女人,则会被妈妈缝成一条红色的长裤,挂在身上,据说,这样可以让她们更快地怀孕。

3、接寿

而且,在这个节庆的时候,女婿也要参加。送节礼物一般是用两根四米长的红色丝带缠绕的藤椅,即“接寿”,寓意着丈母娘长寿。另一种典型的送节礼物是一罐牛肉,送给岳父岳母。这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激和尊敬,他们把自己的女儿抚养长大。如果是新娘来送别,丈母娘还会给女婿一把伞,寓意着女婿能顺利出行,为他遮风蔽雨,也祝福他一辈子平平安安。

雨水节气的由来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三候

一般到了雨水节气就有三候,分别是:水獭祭鱼、候鸿雁来、草木萌动。这三候主要的含义就是说雨水节气来临,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雨水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这个节气开始,大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开始生长,会有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值得让人期待的节气。

关于雨水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开始捕鱼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