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保健作用详情,腊八粥食材营养及作用

腊八粥的保健作用详情介绍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地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制作和食用腊八粥,而今年的腊八节正好与小寒节气同一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腊八粥的保健作用详情介绍,欢迎参阅。

腊八粥的保健作用详情

熬腊八粥,喝腊八粥,是人们在腊八节最传统也最讲究的习俗。历来全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过去老北京的做法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食材也较多,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粥,煮过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那滋味自然是妙不可言。

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此时养生重在养肾护胃,保暖御寒,适当进食清淡软柔之汤粥,正可以滋润胃气,生津滑喉。而普通的五谷杂粮是具有药理作用的单一药材,腊八粥将五谷聚集在一起,这正与中药的复方概念不谋而合,所以,在冬季饮用对食材进行一定的科学搭配而煮出来的腊八粥,确实能够起到养生和保健的作用。

传统的腊八粥,主要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还要用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这些加入腊八粥的坚果干货,各具养生妙用。

例如在粥中加入松子仁,有滋润心肺、通调大肠、养阴熄风、美容养颜的功能,可用于治疗肢体麻痹、头晕目眩、燥咳便秘等病症;加入桃仁,则有润肠通便、活血行淤的功效。可用于闭经、炎症肿痛、肢体麻痹、疟疾、肠燥便秘、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煮腊八粥用核桃,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抗衰老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加入莲子,则有养心益肾、补气健脾涩肠之功。可用于治疗多梦遗精、慢性腹泻、妇女崩漏带下等病症。

加入桂圆,性温味甘,可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加入大枣,有健脾养胃、养血壮神的功效。可用于降血脂、调血压、缓和动脉硬化,对气血不足、贫血、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均有疗效。

加入南瓜子,能够润肺化痰、利水行气。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肺痈、水肿、小便赤热灼痛、痔疮出血等疾病;加入花生,性平味甘,可润肺和胃、治燥咳,并有通乳的功效。经常食用可养血补血、补脾润肺,还有滋润肌肤的效果;而若加入绿豆,则对高血压有辅助治疗的功效;加入赤豆,则能消水肿、治脚气;加入胡桃、栗子,还能补益肾气、治腰酸腿软。

腊八粥甜甜蜜蜜,那么糖尿病人群能否食用呢?根据医学专家指出,荞麦中含有铬,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所以,糖尿病病人可多选以燕麦和荞麦作主料的腊八粥。同时专家也提示,糖尿病病人喝腊八粥最好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菊糖、木糖醇甜味剂。

而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粥类食品中水分较多,这类稀食容易使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肠胃引起疼痛,他们如果要喝腊八粥,可以把粥稍微熬稠一些,而且最好在食用腊八粥的同时吃些干的食物,如面包、馒头片等。

腊八节的寓意是什么

1、养生

华夏饮食文化中有秋冬进补的风俗,秋冬季节的节日食品,很多都与养生和滋补有关。中国人认为,粥是第一养人之物,以粥养生已经成为民族的重要饮食传统。腊八节正值数九寒冬,食粥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节日饮食方式。

2、节俭

腊八节成为一个“节俭日”,这是一种很好的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有文化研究者曾提出建议,将腊八设为节俭日。

3、傩文化

腊八前一日或当日举行驱傩仪式,这就给傩文化这一华夏多元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契机。

4、宗教文化

腊八节最著名的传说,联系着佛这一宗教文化现象。因此,腊八节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文化的感受日。

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宗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宗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能够很好的联络感情。

腊八节蕴含的意义

1、养生

华夏饮食文化中有秋冬进补的风俗,秋冬季节的节日食品,很多都与养生和滋补有关。中国人认为,粥是第一养人之物,以粥养生已经成为民族的重要饮食传统。腊八节正值数九寒冬,食粥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节日饮食方式。

2、节俭

腊八节成为一个“节俭日”,这是一种很好的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有文化研究者曾提出建议,将腊八设为节俭日。首先,腊八节的所有传说,都反映一个问题,不要小看一碗粥的作用,在关键时刻,能够救人一命或成全大事,可见节约每一粒粮食的重要;其次,从做腊八粥习俗本身,也是让人节俭生活,清理仓库里的谷子,煮到一起吃,不浪费一粒粮食,避免大吃大喝;再次,只有节俭,才能减少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压力,保护大自然,继承我国传统的生态保护理念。

3、傩文化

腊八前一日或当日举行驱傩仪式,这就给傩文化这一华夏多元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契机。利用腊八节保存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国傩文化,对这一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的有效存续是很有益的。

4、宗教文化

腊八节最著名的传说,联系着佛这一宗教文化现象。因此,腊八节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文化的感受日。忙碌疲惫的人们可以在节日食粥之余,借此参观各种宗教文化场所,感受和体验宗教文化历史的久远和内涵的丰富。

腊八的来历及寓意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节的来历及寓意有以下几种说法:

纪念佛祖腊月初八成道日。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于腊月初八涅槃成佛。

古人视为“收成节”。古时人们将一岁分为十二月,每月一个节气,腊月是十二月之首,称为“腊日”。腊日这天,古人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

民间传说这天是“佛成道日”。据传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多年,因饥饿而昏倒在菩提树下,一牧羊女用杂粮和野果煮成乳糜二救了他。后来,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

腊八的别称

腊八节有许多别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腊日”、“法宝节”、“佛成道节”等。这些别称都与腊八节的历史和传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