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传统活动大盘点,元宵节日活动有哪些

2024元宵节传统活动大盘点

春节假期过后,很多人都踏上了返程,但是到了正月十五才算是节日真正的结束,人们会趁此机会来欢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4元宵节传统活动大盘点,欢迎参阅。

2024元宵节传统活动

元宵节最常见的活动就是赏花灯、猜灯谜了,每逢正月十五夜里,花灯初上,各处已经挂满了灯笼,尤其是有举办灯会的地方,那更是人来人往,互相欣赏美丽的花灯,届时还有猜灯谜的活动,猜对了还有机会获得奖品。另外吃元宵也是著名的习俗,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皮,包裹芝麻馅或者花生馅,还加入白砂糖,吃了寓意团团圆圆,招财进宝。

描写元宵的最美诗词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步入烟霄孔翠迎。——张孝祥《鹧鸪天·上元启醮》

,却怕春寒自掩扉。——姜夔《鹧鸪天·元夕不出》

,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不为上元灯近。——刘辰翁《金缕曲·贺赵松庐》

元宵节有什么别称

常见的别称有小正月、元夕、天官节和花灯节等等,花灯节我们很好理解,因为过元宵随处可见多彩的灯笼,天官节是说在正月十五有天官下凡来赐福,人们当天迎接的就是这位神仙。像小正月或者元夕就是从日期的角度来命名的,夕就是夜晚的意思,正月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热闹的元宵佳节。

元宵节为什么放孔明灯

孔明灯,在民间又被称为“天灯”,在现实社会当中,人们也叫它为“许愿灯”,人们会把所有的愿望寄托在这个天灯上面,希望愿望能够实现,其实相传孔明灯是诸葛孔明所发明的,因此,人们都俗称它为“孔明灯”。孔明灯的升空有上达天庭的意义,民间便将祁福许愿的愿望写在天灯上,在农历年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放飞,将一年所想的愿望让上天众神保佑接下来全家平安。

孔明灯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五代的时候,有一个莘七娘,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 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诸葛亮想出一条妙计,明算准风向,命人拿来白纸千张,糊成无数个灯笼,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一个个小小的灯笼升起,营内的士兵高呼着:“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啦!”。司马懿竟然信以为真,带兵向天灯的方向追赶,诸葛亮得以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一直传承下来了。

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的意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或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里有很多地方可以组织人们最熟悉的元宵节和元宵节。

节日期间吃饺子的习俗是在宋代左右形成的。据记载,唐代元宵节吃了“茧”和“圆角”。在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是唐元的前身。宋代周必达写的诗《沸腾的浮子》中有“星灿乌云,珠荡在浑水中”。

元宵节期间吃元宵的民间习俗。元宵节由糯米制成,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馅的。塞满豆沙,糖,山楂,各种水果原料等。食用时可以煮,炸,蒸或炸。最初,人们将这种食物称为“福圆子”,后来又被称为“唐端”或“唐圆”,甚至到明代,“元宵节”的名称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特殊汤圆的名称类似于“团圆”一词,意思是团圆,象征着整个家庭的团圆以及和谐与幸福。人们也想念失散的亲人,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