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起源是什么,寒衣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在有些人的眼里,寒衣节是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节日,不过也是温暖的民族节日。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寒衣节的内容,那么,大家清楚寒衣节的起源是什么?寒衣节来源是什么?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寒衣节的起源是什么。

寒衣节的起源是什么

起源有很多种,第一种是秦朝孟姜女哭长城,第二种是蔡伦大嫂的促销手段,第三种是纪念放牛娃“红豆饭”的传说等。

其中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有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可谁知到了长城之上却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就死于长城之上,她伤心欲绝,最终哭的感天动地,哭倒了长城,这种说法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起源于蔡伦大嫂的这种说法也很流行,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造纸。可谁知后来造了一屋子纸却没人买,后来蔡伦的大嫂就扮鬼,吓的人们纷纷买纸,最后纸成功卖出去了。

江苏有关于放牛娃的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染得通红。人们见这一幕甚是震撼,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也纪念这种敢于抗争的精神。

寒衣节注意事项

送寒衣的祭奠,家祭、墓祭都是可以的,家祭可以在家门口或是附近的十字路口,但需要注意天气干燥,谨防火灾。墓祭时,最好选择中午之前,本来这时节阴气就比较重,适当规避,特别是老人、孩子以及身弱之人要更为注意。

在祭拜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贡品的准备和祭拜方式,这些都是有很大的讲究。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寒衣节的来历

1 寒衣节有人认为是从秦国迎冬的礼仪转化过来的。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 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2 还有人认为,寒衣节的原型就是秦朝的正月初一。秦崛起西北地区,属于羌戎民族。 以十月为岁首是古代羌戎部族的旧俗,秦人沿袭这一传统,在统一全国后,依然以十月为岁首(即以亥月为一年之始,此月相当于夏历十月),这正合乎三代以来岁首依次后移的惯例,即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及周正建子的更迭旧制,就变成了后来的寒衣节。

寒衣节的含义

寒衣节是我国三大鬼节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这一天也象征着冬天的来临,所以一般妇女会给丈夫、孩子、父母穿上棉衣,准备过冬,所以称寒衣节。寒衣节这一天,部分地区会兴吃面条,在冬天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不仅是可以给人体带来更多的热量,同时还能够起到养胃补身的效果,面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初的面条大多为阳春面,后来面条这一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各种口味的面条深受人们的喜爱,各地也发展出了不同的面条文化。

寒衣节烧纸的忌讳

1、在我国民间过寒衣节的时候,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因此在祭祀偏远坟地时,根据周围的环境,可以多待一些五色纸,用以焚烧,有备无患。

2、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而一些出门在外者应该如何祭祀呢,此处就建议在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烧化纸钱,用粉笔画个圆圈,冲家的方向留一个口子。如果在路口还是很不方便,那就尽量选择不干扰别人的地方,最好不要干扰到他人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