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特色和习俗,寒食节风俗特点

寒食节也称“禁火节”。远古先民相信火也会衰老,也会死去,火是有生命的。自冬至始,阳气发动,旧火渐死,新火将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食节的特色和习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寒食节特色

寒食节还有“一百五”的别称,这是由于寒食节时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宋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穉俱寒食。”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诗人王表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

由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寒食节时期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寒食节的习俗

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寒食节的意义

1、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区别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习俗不同。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两个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日。它们两者历史都很久,并且经过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古代一年中分春秋二祭,后来的春祭逐渐演变成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当然,清明节的习俗,不光是祭祖这一项,除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外,还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清明节在逐步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寒食节的一些习俗。在民间的传说中,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臣介子推,而特意设立的节日。

它的真正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这个节日,在最开始主要习俗就是禁烟火、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的来历

据史籍记载,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段有关“寒食节”起源的故事。

在晋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流亡他国长达19年,其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对他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注: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粮食被偷,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史称"割股奉君"或"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最终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他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烧而死,晋文公为了感念他的忠臣之志,将他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这就是“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是在每年公历“清明节”的前一二天,以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寒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祖扫墓、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 “寒食节”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