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的原因

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中的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春节贴春联的意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因此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贴春联的讲究:贴稳、贴牢固很重要

贴挥春、对联看似很容易,但是却不能随随便便一贴就完事了。通常来说,贴挥春、对联最重要的是先要贴稳、贴牢固。如果在年头贴挥春、贴对联时贴的不牢固,甚至很快就掉下来的,那么过年的时候多会发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所以最重要是先要贴牢固了。

贴春联的讲究:贴的方位很有讲究

挥春来说,一般贴门口、窗口、或客厅的地方为主,不能乱贴。要贴在一些干净、明亮的地方或墙上或门头等的地方合适,最忌讳的就是贴在一些杂物多,阴暗的地方了。通常来说,大部分会贴在门口、窗口或客厅。

贴春联的讲究:最好贴在旺的方位上

对联一般是贴在门口两侧的。贴对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楚上下联。或者分清楚左右。有些地方春节贴对联时将上、下联弄混贴错了,然后又重新再贴,结果导致那家人一整年感情不睦,矛盾多多。所以这种细节也是要特别注意的。